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前身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6年,学校遵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所和电化教育系的基础上组建了教育科学研究院;2000年6月,电化教育系从教育科学研究院分出独立设置,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名教育科学学院;2004年6月,更名为教育学院,同时在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教师培训学院,与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教育学院现已成为西北地区一流的以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为主的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在西部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在服务农村教育与民族教育、探索教师教育改革和引领基础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科基础好,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优势突出。教育学科是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强的实力。李蒸、李建勋、胡国钰、李秉德、杨少松、刘问岫、陈震东、王明昭、吕方、郭士豪、景时春、沈庆华、赵鸣九等一大批老一辈著名专家学者在此执教治学,为教育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学院现有1个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1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学院现有教职工93名,其中专任教师77名、教辅人员6人,行政管理人员1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35人、讲师14人、助教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7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8人。现有博士研究生50人,教育博士2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2人,全日制教育硕士164人,农村教育硕士367人,在职教育硕士530人,本科生511人。
教师教育改革起步早,人才培养效果好。学院积极贯彻学校教师教育改革决定,主动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挑战,2006年参与制订并实施了《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行动计划》,率先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学院积极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建立教师教育机构,制定培养方案、开发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实习模式,初步形成了符合现代教师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科学研究成果突出,民族教育特色鲜明。依托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先后为西部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人才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开展民族教育研究,跟踪指导民族教育实践,推出了一系列有特色、高水平、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近十年来,学院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0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获得国家级、省级奖90余项。民族教育研究特色鲜明,近年来出版专著30多部,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国家级奖励4项。
教师培训成绩显著,形成品牌。学院先后举办国内外中小学校长与教师培训班158期,培训校长、教师32000多人。学院的教师培训已成为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理念和模式先进、特色鲜明、培训成效突出的品牌服务项目。学院多次承担教育部委托的培训项目,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重庆、四川、广西、云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培训了大批骨干教师。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进西北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学院先后有20多名教师主持或参与中英、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福特基金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了西部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学院发挥教育学科优势,深入西部面向农村和民族地区,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推进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学院秉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农村教育服务、为少数民族教育服务”的理念,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和研究,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学校80余所,其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教育改革实验合作学校16所。近年来,学院组织教师200多人次深入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调研。2010年以来选送160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到甘肃农村学校进行了顶岗置换支教,为甘肃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了贡献。
中国足彩网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