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和原则
一、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
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现代科技革命所提出的研究任务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迫切需要不同学科协同对客观世界进行综合研究。高校学科门类齐全,配套合理,具有开展综合性科学研究,开拓新兴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如北京大学组织了中文、数学、计算机、软件、激光、无线电等系科的教师,开展协作,获得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新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建立了“北大方正”科技企业。
(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
高校兼有传授和开拓人类知识新领域两方面的职能。高校教师在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把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直接训练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通过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可以有效地防止科学思想僵化,使科研队伍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近二十年来,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除师范大学外,理、工、农、医和文科院校也都建立专门研究机构,结合各校的教学、科研实践,进行科学研究。
当然,高等学校科研与专门研究机构的科研相比有其不足之处。
一是由于历史原因,高等学校科研事业费一直缺乏,虽然高等学校从各种经费渠道争取到了一些投资,充实了一批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但人力与物力的优势从总体上还没有充分发挥。
二是高等学校虽然学科众多,具有综合优势,但科研力量缺乏强有力的凝聚力。
三是高等学校擅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因人力和资金的限制,高等学校缺乏一支专门从事把科研成果向商品转化的队伍,以及支持这种开发工作的资金和政策。
二、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一)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改善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高校科研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又必须在开展具体研究项目的过程中不断与市场、企业等需求方保持联系,按照社会需要调整研究计划,以保证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当然,即使是那些能够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应该是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
(二)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
高校历来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地,基础研究是发展科技的源泉。同时,高校也承担国家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研究。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关系,基本的原则是以应用、开发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在承担应用、开发研究时,积累资料、数据等资源,为开展基础研究打好基础。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