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评析
[综合分析]
秀美的山川、良好的生态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后代子孙得以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没有好的环境,不仅美丽家园无从谈起,幸福指数难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会遭遇日趋严重的环境瓶颈。
环境状况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优良的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人要满足呼吸、饮水、吃饭等基本的生理需求,必须生活在由空气、水和土壤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环境中。这些基本环境要素哪一个出了问题,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影响。如果说身体健康是事业的本钱,是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础,那么水清天蓝地干净是保障健康的前提,是本钱的本钱。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种必然。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要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参考对策]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美丽中国,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发展不仅要讲速度讲效益,更需要在增长与保护、局部与整体、当前和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做好生态文明的“加减乘除”,要算长远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关注理由
十八大以来,国家从宏观层面将生态文明上升到五体一位的战略布局,而在十三五规划中,又首次提出“绿色”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并指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加上近年来出台的一些列有关生态发展的政策文件,足以说明国家对生态、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我国水污染、雾霾现象日益恶化的今天,建设美丽中国急需提上日程。
专家认为,对于足球游戏来讲,生态主题曾多次出现在各省考的考题中,但是至今我们仍然如此重视,一方面是契合国家的大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而带来的生态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要修复生态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而其再次成为申论考题的几率也很大,应当受到我们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