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类问题定义
所谓选择类问题,是让考生在两种互有利弊的答案中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在多种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有效的几种,并说明理由,最终由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并达到一致意见。
二、选择类问题考察能力
选择类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说服力等。此类题目目标明确、而难题尖锐,要求考生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因此,考生稳重内敛、中正平和、灵活应变、敢于担当、勇于牺牲的个体素质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考官的评判及竞争对手的接受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选择类问题考察能力
根据选择选项的数量,选择类题目可以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单项选择分二选一和多选一两种。公务员面试主要考核二选一这一形式。这一类的问题对于每个有点文化水平的考生而言,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能够引起充分的辩论;另外对于考官而言,这类题目不但在编制的时候比较简单方便,而且此类题目在评价考生方面也是比较有效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种类型的题目的两种备选答案一定要有同等程度的利弊,不能是其中一个答案比另一个答案有很明显的选择性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让考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认真地选出答案,并且给出自己的依据和观点。
多项选择是让考生在多种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有效的几种或对备选答案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实质、抓住问题本质方面的能力。设计题目时,备选答案要尽可能合理、周全,答案之间是并列的关系。虽然对考官来说,设计此类问题要比开放式问题和两难问题有难度,但对于评价考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人格特点则比较有利。
四、选择类问题思路点拨
【例如】某市政府准备实施为民工办实事工程 , 采取以下几个措施,请选择你觉得比较重要的,说明理由。
A. 解决农村30万村民饮水问题
B. 为民工提供廉租房
C. 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D. 增加11.2万就业岗位,其中5000多公益性岗位
E. 取消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课本费
【思路点拨】
对到城市务工的民工来说,找到工作是第一位的,选C还是选D呢?C选项是让民工有一技之长,好在城市找到工作;D选项是增加就业岗位,让民工容易找到工作。好像D选项好一点,其实不然。增加11.2万就业岗位大多数是针对本市市民,其中的5000多公益性岗位又是针对本市下岗的大龄职工,所以D 选项对民工的工作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此第一项应该选择C。民工找到工作,解决了工作的问题之后,第二个要考虑的是怎么住的问题。民工的收入通常不高,而城市的住房价格又相对较贵,所以很多民工即便找到了工作,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住,实际上也很难在城市中生存下来,因此第二项应该选择B,为民工提供廉租房。第三个应该选择A选项,解决农村30万村民饮水问题,就解决了民工的后顾之忧。课本费用相对较低,所以是否取消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课本费对民工的影响不会很大,所以E选项应该排在最后。
选择类问题的特点就是无论选择哪个答案都不会错,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哪个答案都要有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很有说服力的理由,这样的话就对考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类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出考生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