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也就是时政考试,热点考试。在复习申论时,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复习时间、复习内容等问题。团队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广大考生总结归纳出申论考试六知道,希望在平日的复习中有所帮助!
很多人把申论文章当成杂文评论来写,想当然地认为,申论就是语言犀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杂文性议论文。似乎观点越尖锐、辞藻越华丽、语言越整齐越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得高分的可能性就越大。实际上,对申论的这种理解是非常错误的,有很大的危害。也有很多人把《南方周末》的评论作为范文来进行模仿,殊不知,申论有申论的规则,不同于小说、新闻、杂文、诗歌,并不一定文字上的“好”“妙”就是高分。申论有它特定的一种内涵和特定的角度。这种内涵就是政府执政文化,这个角度就是政府的立场和角度。
申论的本意就是“申而论之”。“申”可以理解成申述、申辩、申明,“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申论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诸论的特点。它不是那种凭主观好恶选材、尽情张扬个性的放言宏论,而是要求准确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它的功能,与社会交际中广泛使用的议论文或杂文完全不同。按照我的理解,作为一种专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职人员的应试文体,“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策论主要是要求考生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申论在这方面与策论是一致的。现代申论“在申不在论”,重点是就案例和材料提出的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把问题阐述清楚,并且提出解决办法。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考生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这些材料,概括出它们反映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最后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和论证。申论的写作,要注意避免杂文性议论文重“议”轻“申”的因素,突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在答题时写出过激的观点,提出不切实际的举措。
另外,辞藻华丽、语言犀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杂文性议论文也超出了一般人的能力范围。150分钟的考试时间,用于进行申论写作的时间不会超过40分钟,一般人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大气的议论文绝非易事。这可以从文艺学中“两种语言”的理论得到解释。我们通常认为每个人都有两种语言,第一语言是在内心描述直观感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向外表达感受的语言。第一种语言每个人都有,但是第二种语言却和人的天赋有关,是作家和艺术家等人的专利,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写一篇气势磅礴的议论文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另外,杂文性的议论文也很容易写得华而不实、轻薄无物、言辞激烈,有违申论沉稳、厚重的风格。还有,撰写杂文性的议论文不容易控制好议论的限度,容易让人感觉考生是一个思想偏激、满腹牢骚的人,从而影响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