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其学习。
(1)让学生学会综合地看待自己的学习。
英语课堂上常可见这种状况:学生仅仅因为几个单词的拼写错误、某个发音不准而否定自己的学习成效。如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课堂所提供的语言知识及他们的能力发展,并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他们也许会从忐忑不安的心情(因对细节无法把握)中解脱出来,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Book IV Lesson 3中,学生对于单词变复数的读音,不仅能标准地说出,还能轻松地替换出许多课堂外的词汇;对于句型,学生甚至能在设置的情境中自如地编出一些小对话,也能根据空间位置清楚地区分these与those,可以说他们的学习是相当成功的。但由于时间紧张,课文对话尚未熟练,书写也有一定的困难。此时仔细观察学生,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对此产生了焦虑,由此掩盖了刚才的成就感。于是下课前,我细述了他们成功的点点滴滴,至于对话与书写,告诉他们因为课堂时间不够,只要回家利用10—15分钟就行了。看得出,那部分学生舒了一口气,开心地笑了。第二天的反馈结果确实令人满意。
综合看待自己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一堂课,或是对自我的评价,也应系统地整体把握英语知识,自主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会学生有策略地使用自己的方法学习。
综合把握学习也是一种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作一些经验总结,摸索一些规律,会给学生的学习掺入理性的思考。而且学习有共性也有个性,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才能有效率。如果能在课堂上利用1—2分钟,让学生找出自己记忆单词的好方法,如有的学生采用新旧比较,有的则根据读音记忆,各有特色。这样效果比单纯地让他们模仿、记忆更佳,因而把孩子的学习提升了一个境界。
2.大量输入,分层输出。
前面在谈论学习效率时提到过“质与量”的问题。有人担心增加输入量会使学生更无所适从,其实不然,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于幼儿学母语,更易发挥学生潜意识或下意识的作用。增大输入量,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只要把握好重点就可以了。其余的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作难度不均的输出,这里有一个原则,输出必须是有意义的,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学习”与“心理”的和谐。
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识学习是重要的。”
(1)适时明示,缓解焦虑。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尚处在较低的境界,此时大脑中需印记英语的各种语言形式,陌生的词汇对于学生的记忆负担很重。告诉学生,出现此种情况是必然的,老师能了解也能理解。在英语学习中,这段时间称之为“表象境界”,每位学习者都要经历,只要能忽略这些干扰,坚持下去,就会进入一种轻松的状态。
(2)时时关注,建立心理优势。
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很丰富,在其主体参与学习的完整过程中,应不断地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肯定与欣赏,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成果,增添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心理优势。
4.在教学中体现英语的艺术性,感染学生。
在英语学习中,各种专门艺术形式和手段的运用,如诗歌、歌曲、儿童影视剧等,特别要体现艺术的创造因素,只要能用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或见解,就意味着能用英语表现自我,有了真实的自我就是一种创造。
教师在埋首工作之时,或许偶尔应该抽身出来,纵观英语教学的全局,从更深的层面去思考,让自己多一些理论性、纲要性的指导,也许会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打开一个新局面。
2025国考·省考课程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