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固定结构,是指文言中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已经形成的固定形式。这种凝固结构在句子里一般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解释,翻译时也有固定的意义。
一、“以为”,“以……为……”
“以为”是由介词“以”和动词“为”组合而成的凝固结构,完整形式是“以……为……”。随着语境的不同,这种凝固结构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不同。
1.“认为……是……”。
例如: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是同这个人一类。
2.“用……做……”或“把……当作……”的意思。
例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到了燕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
3.当“以”的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时,这个宾语便省去,“以……为……”便结合在一起,构成“以为”的固定格式。这种凝固结构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者“认为(觉得)……是……”。
例如: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柳宗元《黔之驴》)
——老虎看见它(驴子),真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4.“以为”的后面跟了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它与现代汉语的“以为”、“认为”相当。
例如: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私下认为他这个人(蔺相如)是个勇士。
二、“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耶)”
1.“不亦……乎”
文言文常用的“不亦……乎”句式,表示测度或委婉的诘问,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相当于“不也是……吗”或“岂不是……吗”。
例如: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行进,而剑却在水里并没有跟着行进,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2.“无乃……乎”
“无乃”与句末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相呼应,用委婉的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相当于“恐怕……吧”、“只怕……吧”。
例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肴殳之战》)
——军队筋疲力尽,远方的国君(郑国国君)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3.“得无……乎(耶)”
“得无……乎(耶)”中的“得”,和否定副词“无”、“微”、“非”连用,构成“得无”、“得微”、“得非”(相当于口语的“莫非”、“恐怕”、“该不会”),并与“乎”相呼应,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莫非……吧”、“恐怕是……吧”。
例如:
(1)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
三、“何以……为”、“何……为”、“何为”
1.“何以……为”
在文言中,“何以……为”这种句式表示反问,“何”有时可用“奚”、“恶”代替,是“怎么,为什么”的意思。这种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用得着……呢”,或“用(要)……做什么”,或“有什么……呢”。
例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君子讲究质朴就可以了,要那些文采干什么呢?
2.“何……为”
相当于“(要)……干什么呢”。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现在人家正像是菜刀和案板,我们则是待切的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3.“何为”
“何为”就是“为何”、“为什么”,多用于直接询问,有时也用于反问。
例如: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不是想要取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我(韩信)这样的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