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学院是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曾于1962年组建为本科院校——南平师范学院,也是800多年前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书院)的传承者。
学校坐落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武夷山市为国际旅游度假城市,交通便利,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四通八达。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从武夷山乘坐高铁1小时左右可至福州,3小时左右可至厦门、上海、南京、合肥、长沙等沿海中心城市和内陆城市,6小时左右到达首都北京,学校对外发展的空间半径得到有效缩小,学校办学区位优势不断凸显。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5万册,电子图书85万册。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基本建成了集人文化、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于一体的现代校园。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使用与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应用型教师培养,加强与企业互聘“双师双能型”教师。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690余人,外聘教师17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75%;引进台湾博士20余名;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人、福建省教学名师5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3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福建省“百人计划”1人、“百人计划”团队1支。此外,13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和知名专家聘为学校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多国文教专家在校任教。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45万人。现设有二级学院12个、教学部2个和继续教育学院,4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3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6个。建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2011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武夷茶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福建圣农集团共建圣农食品学院、与福建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太阳电缆学院、与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中旅学院、与武夷山市政府共建朱子学院、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教科文交流学会共建玉山健康管理学院等产业学院,与省内外100多家大型企业共建专业、实验室以及教学实践基地,共同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学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福建省首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落户我校,学校是首批列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武夷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入选首批“福建省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拥有各种学生社团60多个,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化科技竞赛,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学校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也是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推广中心。已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瑞士、乌克兰、南非等国留学生300多人来校进行学历与非学历学习。积极开展对台交流,先后与台湾政治大学、彰化师范大学、高雄大学等19所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积极提升闽台合作“3+1”办学水平,并在全国率先创新闽台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4+0”办学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新时期,学校秉持“涵养穷索,致知力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学校精神,以“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发展目标,以茶学、旅游管理、艺术学为特色,积极培育新型工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